4月21日至25日,以卫星应用与空间探索为主题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学生春季学校活动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由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葡萄牙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共同协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葡萄牙等国家18名学生参加。
来自葡萄牙TRAS-OS-蒙特斯与奥拓杜罗大学、香港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十余名教授为学生授课。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不仅组织SAR卫星地球观测数据应用、无人机与卫星数据在遥感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卫星的运用等主题的教授讲座。设立卫星观测和遥感技术、卫星大数据运用等主题的开放性课程,引导学生围绕展开深入讨论。设置基于开放性课程内容设计空间任务为主题的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合作创新。组织参加中国航天日大会和上海天文馆科普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
参与活动的学生们收获颇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麦拉库表示:“春季学校的活动安排非常精彩,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精神,收获很多”。来自中国的王文倩表示,“在活动中结识了许多外国朋友,对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感到惊奇,还深切感受到了外国友人的文化习俗。在小组合作中,深刻体会到了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大家的热情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一个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合作的平台,对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