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牵挂卫星的人,最勇敢的创新者
2018-01-12

  四川大凉山脚下,紧张忙碌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年元旦过后,2018年首发的北斗双星便多了一项“接待任务”: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北斗研制团队,纷纷前来合影,留念,告别。 

   心情是复杂的,用导航卫星综测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王亚宾的话来说,既为从此再也摸不着见不到这两颗卫星了而依依不舍,又期待卫星能顺利升空早日有“完美”的表现。 

  导航姿轨控副主任设计师秦贵军在现场的时间更久,从最初始的框架、单机验收、测试实验到装星、进场、加注、上塔架,他都在。哪怕卫星合上整流罩,上塔架了,已经看不到它完整的模样了,他每天还是忍不住透过操作口瞅几眼,“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他动情地说,“就好像是我养的熊孩子,平时总给我捅娄子,此刻是它最帅的状态,特别舍不得!” 

  他们是最牵挂卫星的人,卫星是他们最生动的写照。 

  年轻的传统 

  发射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创作比赛在发射基地举行,楼道宣传栏里填满了科研人员的诗作。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特意为北斗三号新年首发写了一首诗《筑梦中华》。“北辰七政协长庚,斗转星移耀太空;新兵上阵肩国重,锐意创新踏征程。东风入律汇愿景,方骖并路聚冕宁;启设天网裕民众,明德任责铸华梦。”字里行间,壮志激情。还有藏头的特殊蕴意:“北斗新锐,东方启明”,意思是中科院导航卫星团队虽是北斗新兵,但愿承担起创新引领之使命。 

  的确,在中国航天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新兵,也是出了名的创新先锋队。院长于英杰介绍说,导航卫星研究所一百五十人编制,唯一目标就是研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充分保证了稳定的队伍为导航卫星服务。这支队伍平均年龄31岁,大多是85后90后,“中国航天的发展,激起了年轻人的自豪感。我们也积极鼓励年轻人创新,让他们有劲可使。”于英杰如是说。 

  在这支年轻的团队里,大胆使用年轻人和锐意创新一样,已成为“传统”。王亚宾表示,微小卫星团队成立的时间还不长,从某种程度而言,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给了年轻人特别宽阔的舞台,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比如,从今年开始,北斗三号的发射任务非常密集,为了满足同时测试双星甚至多星的任务要求,他和年轻同事们,用自动化智能化测试系统来取代之前的人工测试做法。 

  “很多好点子,根本不是我们老总的意见,是年轻人提出的,是年轻人通过实验验证的。”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举例说,此次新年首发的双星,使用了最先进的热控技术,便是热控分系统的两位小伙子李锴、林士锋的创意。他们用计算机仿真建模,又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在模拟空间环境的真空罐里开展验证实验,效果非常完美。 

  “报国裕民,还要回馈家庭。”于英杰院长表示,创新研究院打造的是可以一直共同奋进的集体,特别需要后方默默支持的家人。经常组织前方与家属视频连线,假期里在院里安排照顾员工的小孩,他们想方设法为科研人员解除后顾之忧。“85后”的秦贵军去年当上了爸爸,平日里无暇陪伴孩子的他,特别欣慰地告诉记者,“小朋友已经能指着卡片上的火箭和卫星,告诉别人爸爸是干这个的了。” 

  不变的初心 

  王亚宾和秦贵军都已是第三次参加北斗卫星的发射了。秦贵军坦言“经历得越多,操心得越多”:“我常常凌晨四五点突然惊醒,想起昨天有个事情没办,或者有个数据没记。这下再也睡不着了,赶紧在手机备忘录上记下,一到单位就给办了,结果第二天又有新的事情没办成,要担心了。”此次是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团队首次执行“一箭双星”任务,迎接更大的挑战。初始入轨的安全,轨控的策略,确保一次入轨……所有理论和复核都是可信的,姿轨控分系统的每个人还在不断讨论分析复核着细节,直到发射前一天依然如此“烧脑”。“只有进入倒计时12小时,发射前的测试正式开始了,我的心才能静下来。” 

  卫星真正发射升空的那一刻,他们却不在发射场,在“598大厅”的测试岗位上,计算和评估每一个参数,核对系统状态,“这是另一种亲密的陪伴吧,我们虽然无法亲眼目睹这双卫星发射升空的雄姿,但一秒秒地关心着它的每一个状态。”秦贵军说,发射任务结束后要立刻撤收,打包行李,直奔机场,因为在上海大本营,明天又将有两颗在研卫星的实验等着他们参加。 

  这便是中科院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发团队。他们不知疲倦地为天上的卫星而忙碌而创新,我们才可以在地面上享受更加精确和连贯的定位导航信息。正如北斗三号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丹,前不久参加一次演讲比赛时说过的“金句”,“你负责诗和远方,我负责路途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