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
  • OA
  • 邮箱
  • ARP
  • 单点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首页
  • 机构概况
    • 单位简介
    • 组织架构
    • 现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工程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合作交流
  • 科研成果
    • 发射成果
    • 专利
    • 论文
    • 获奖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科研进展
    • 媒体扫描
  • 人才队伍
    • 队伍简介
    • 青年促进会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信息
    • 招生简章
    • 导师介绍
    • 大学生实践项目
    • 学位论文答辩
  • 党建文化
    • 工作动态
    • 组织结构
    • 党建专栏
    • 廉政建设
    • 创新文化
    • 先进典型
    • 群团统战
    • 学习园地
    • 党务问答
  • 科学普及
    • 科普基地
    • 活动集锦
    • 活动新闻
    • 科普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公开
师说
    首页 > 党建文化 > 创新文化 > 师说

刘会杰:给年轻人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2-08-25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分享: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木心先生有一句诗“以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我本身是做通信的,技术迭代更新很快,莫说一拍,慢半拍都会被淘汰。但是此刻我却想用一种古老的方式,给年轻人说点我的心里话。

  在我培养学生的过程,尤其在最后论文答辩环节会常以这样一句话作为评语“某某同学具有很强的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我常跟学生说,教学的目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就是这里的“渔”。“鱼”的目的是填饱肚子,“渔”的目的则是实现填满肚子,学不会“渔”就只能望鱼止饿,没有自主从事科研的能力就只能徘徊不前。因此,在跟随导师的学习中,要抓鱼、更要掌握抓鱼的方法,要学会多思考、多提问、多尝试,养成自主从事科学研究的习惯,在与问题的对话中进步,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提升。

 

  2 养成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非读书、积累不可

  如何养成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我的建议非读书、积累不可。就以写篇文献综述为例,文献综述其实是最检验一个人对所学专业的把控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的综述可以发Nature、Science,有的人就只能屡屡被拒。围绕一个题目,通过前期大量的文献搜集、数据分析、内容归纳,你就已经能对该领域有个轮廓速写。这之后,继续细分领域方向、追踪最新研究动态,持续的积累过程会最终转化成你的科研能力,在某一节点输出为你的自主创新或是独特发现。反言之,看到课题就急于速成,好高骛远,没有前期积累,结果只能是用沙子盖大楼,经不起检验,不能长久。

  我国科技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对从事科研工作是极为有利的事情。我们以前查资料,找论文都需要骑着自行车满城图书馆一家一家找,现在只需要网上输入关键字,想要的资料就马上出现在眼前。智能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好帮手,我们应该学会善用这个工具。此外,从事科学研究还应熟悉本领域流行的仿真软件、常用实验设备的操作。往小了说,这是做好学位论文的前提,往大了说,善用智能工具会是我们完成科研任务的助推器。

  社会发展需要科技,随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对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年轻一代作为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储备力量、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我们国家两个百年之际,希望你们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练好内功、不断突破、乘势而为、顺势而上,从培养自主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到促进我们国家实现科技的自主创新。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备案号:沪ICP备10018730号-1
临港园区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雪洋路1号 张江园区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4、5号楼 联系电话:021-20857000(临港园区)021-50735060(张江园区) 传真:021-20857199(临港园区) 021-52419902(张江园区)